2019中国梨产业年会在隰县召开,胡王君和农本咨询创始人贾枭一起参会。胡王君去年年底正式加入农本,没有参与三年前农本咨询和隰县的合作,但对隰县玉露香梨项目早有耳闻。这次走进隰县,所见所闻还是带给他极大的震撼。
车还没进县城,胡王君就看到了马路两边的梨摊,与去过的大多数果区不同的是,这里的梨摊看不见散装的梨,清一色包装箱码得整整齐齐。胡王君让司机把车停在路边,下去和卖梨的大妈攀谈,她指着路边的箱子说“今年流行这个箱子”,她口中的箱子正是农本设计的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包装。胡王君再看其他摊位,用的也都是这个箱子。一位大爷说,去年山西某地也偷偷摸摸地把自己的玉露香梨装进这个箱子,“县里已经开始打假”。作为一名“老营销”,胡王君知道“假冒”是品牌发展中的“毒瘤”,但也知道“被假冒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牌子的“成功”,胡王君没想到隰县玉露香梨这个“新兵蛋子”已经“享受”起了“中国式名牌待遇”。
当天的招待晚宴,隰县县长王晓斌出席。从他口中得知,如今隰县80%的土地种植果树,80%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,80%的农业收入源于果业,80%的贫困人口依托梨果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。很显然,之前胡王君把隰县玉露香梨简单看成一个成功的区域公用品牌,那可真是“看小了”。短短几年间,隰县玉露香梨已成为“一县一业”“产业扶贫”“产业振兴”的样板。
胡王君没有参与过隰县玉露香梨品牌战略设计,但作为一个研究者,胡王君不由得思考隰县玉露香梨为啥这么成功?有没有一些决定性因素?在第二天召开的中国梨产业年会上,听了郭黄萍老师(山西果树研究所研究员)、张玉星教授(河北农大教授、国家梨产业体系科学家)、王文辉研究员(中国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)、贾枭(农本咨询创始人)以及莫问剑(知名农村电商专家)等人的发言,胡王君明白了隰县玉露香梨成功的原因。依他看,隰县玉露香梨的成功,主要是做对了三件事:
第一,选对了品种。
据山西果树所郭黄萍研究员介绍,玉露香梨是以“库尔勒香梨”为母本,“赵县雪花梨”为父本,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、耐藏、中熟梨新品种。隰县玉露香梨果面光洁、果型优美、果肉细腻,口感非常好,2012年、2013年曾获得全国梨王擂台赛优质金奖和梨王奖,是国家梨产业体系科学家们公认的“中国大美梨”。
农本以为,农产品的竞争力在本质上取决于产品品质,而决定品质优劣最核心的是品种和产地。好品种遇到适合的土地,才能诞生优质的产品。玉露香梨是一个好品种,隰县有适合种玉露香梨的自然禀赋,这是玉露香梨的幸运,也是隰县的幸运。所幸,隰县抓住了这个幸运,并将玉露香梨培育成隰县的金字招牌。
第二,选择了品牌引领产业发展。
以往项目合作,大多是产业遭遇瓶颈或产品滞销时,地方才找农本咨询合作,客户也往往将品牌建设视为“救命稻草”,极少有在产业发展之初或产品畅销时打造品牌,难得的是,隰县就是这“极少”之一。因为品牌引领,隰县玉露香梨在标准化、商品化、品牌化的道路上快步前行。正是因为“市场追捧”这颗梨,隰县“出名了”。用王晓斌县长的话说,若不是隰县玉露香梨,隰县或许就难有今天的知名度。
第三,选择了电商作为创牌先锋。
在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化的过程中,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电商的领军企业及其核心人物,成为隰县的“座上宾”,他们当中有些人长期驻扎隰县,如讯唯电商的王军龙,也有人和隰县“藕断丝连”,如上山下乡公司的莫问剑、天演维真公司的郑新立等人,时不时地为隰县玉露香梨产业发展出谋划策。应该说,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有许多亮点,但电商是最大的亮点,也是引爆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化的导火索。
在隰县期间,胡王君发现隰县果农和胡王君见过的许多地区果农不一样,他(她)们不仅熟悉田间管理,也了解市场,更为神奇的是,他(她)对农产品电商有极大的兴趣,许多人甚至可以说是通晓互联网化营销。让胡王君兴奋的是,他们大多数人都尝到了电商和品牌带给隰县玉露香梨产业的甜头,今天的隰县梨人,不止有种梨的老梨农,更有一批懂营销、通市场的新梨商,玉露香梨电商已然成为隰县农产品销售的亮点。据悉,今年隰县玉露香梨采摘节第一天,全县玉露香梨电商销售超百万元,第二天更是高达248.8万元。对一个交通尚不便利的山区县而言,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成就!
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推出才两年,已然产生了巨大成效。对于这样一些“小动作”,应尽快纠正。同时,政府也应强化监管,确保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发挥更大的效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