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斐, 11路车驾驶员,2003年参加工作, 2011年来到三公司二车队干起了驾驶员工作。他在11路的驾驶员当中是小字辈的年轻小伙,但是工作起来李斐可是当仁不让。由于他工作认真,乐于助人,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
李斐说:“我是一名普通的公交驾驶员,从事这项工作以后,早出晚归成了最平常的事情,虽然辛苦一些,可是我热爱这份工作。每天,当我开着公交车将乘客送达目的地,就感到自己这项工作的重要;当我想方设法地解决了乘客的困难后,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。
爱心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,一个驾驶员如果对乘客缺乏爱心,就很难做到优质服务,当您乘上他的车,听到他清晰亲切的服务话语,看到他面带微笑的服务,就会感到爱心在车厢蔓延。当老人乘车的时候,他会在搀扶老人的同时,礼貌地说道:“哪位师傅给这位老人让个座位,谢谢!”老人坐下后,会亲切地道一声谢;当孕妇乘车时,他会给她找一个靠近窗户较宽松的座位;当外地人乘车时,他会清楚、详细地讲清路线、方向、转乘的车次,外地人在得到正确的引导后,会连连道谢。
春节刚过的一天晚上,李斐驾车驶往北营,经过长风街东口站,当时站牌上的人很多,车刚进站,大家就蜂拥而上,挤成一团,突然听到“哎吆”一声,随着声音他看到一个瘦弱的老人倒了下去,但人们只顾拥挤着上车,却未理睬人群中摔倒在地的老人。这时李斐正站起来疏导乘客,发现了老人正艰难地往起爬,可他却怎么也站不起来,而周围的人却用冷漠的眼光看着,谁也没有去搀扶老人,看到此情此景,他急忙走下车,将老人搀扶起来。发现老人的头上还碰破了皮,渗出了血,他急忙掏出纸巾敷在老人的伤口上,经询问得知老人要去儿子家,因天黑迷路了,李斐想了想对老人说:“您先上车,等会儿我送您回家吧!” 于是他把老人搀扶到车上,安顿坐下,……这时有人对他说:“快走吧,又不是你撞的,别往自己身上揽事了,这年头好人当不得呀。”李斐没有理会别人说的话,驾车驶往终点站,下班后他又带老人去医院进行了包扎。当他把老人送回家见到老人的儿子时,不知是疼痛还是感激的泪水从老人的眼角流了下来…….
看到乘客购物满载上车时,他不忘上前去帮一帮,提醒大家互相谦让;看到年纪大或行动不便的乘客,他不忘主动上前去扶一扶,帮助他们找好座位;碰到雨天,他尽量把车子靠近站台,方便乘客上下车;他总是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提供帮助。他把乘客当亲人,乘客也把他当成了亲人。2020年5月的一天早晨,一位女士送亲戚上火车站,正巧赶上一辆故障车,在等待后车中,李斐驾车驶来,“您好,欢迎乘车”。上车后这位女士很不冷静,嘴里骂骂咧咧的,“什么破车,几点了才来” 李斐没有生气,依然微笑着跟她说明情况,并说“如果你有什么急事,我会尽量帮你解决的”。这位女士见李斐这么说口气也缓和下来,原来她是担心送亲戚耽误上班,李斐就说:“如果你相信我,就由我来替您送他吧!您可以赶回单位工作。”看着他肯定的神情,这位女士有些不好意思了,红着脸把要送的亲戚交代给李斐,留下电话匆匆走了。20分钟后李斐将这位女士的亲戚送上了火车,并给她打电话报平安。电话里他又讲了车辆晚点的原因,请他谅解公交司机……好一会儿这位女士没讲话,一会儿电话里传来这位女士内疚地道歉声:“小伙子,我错了,我不该对你无礼”。事情过后,她还给李斐送来绣织了“出入平安”的平安符。李斐将它挂在后视镜上,每当看到它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乘客的关心鼓励,让他感到只有加倍地努力工作才能回报社会、回报乘客。
李斐常说只要我们爱了这一行就一定会用心对待他,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的出色。有一次晚上9点多钟,从火车南站上了一位农民工手提两个行李袋,上车后问他:“师傅,去火车站了吧?”我说:“上车吧,投币请将零钱展开”只见他放下行李,掏出钱就往里塞。他说:“师傅,等一下,别急看清楚再放。”乘客这才发现自己差点将一张五十元放进投币箱。直到到了终点站车上的乘客都依依下了车,这位乘客从车厢中间走到前面特意给李斐鞠了一躬说道“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师傅,你叫啥?我和你回车队向领导表扬你!”李斐说:“不必了师傅,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,以后出门在外多注意,挣钱都不容易。”最后那个农名工连声说感谢。
李斐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年复一年、日复一日,用行动热情的为广大乘客服务,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普通公交人的使命,他相信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,自己虽不能像他人那样为社会创造财富,也不能像他人那样留名于世,但只要能尽自己的能力,干一行爱一行,自身价值就会在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中体现出来,文明服务,热情周到是他的工作态度;精神饱满,仪表端庄是他的工作状态;安全行车,遵章守法是他的工作原则。他希望全体驾驶员在行车中管理好自己的心态,平稳行车,安全驾驶。在服务中,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热心,关心,细心服务好每一乘客。从小事做起,把真诚的微笑送出去,收获的即使不是阳光和鲜花,也是一份宽容和豁达!
2020年11月25日